2021年11月9日,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汪正祥教授、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望志芳主任、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罗永生局长举行三方会谈,共商申报合建野外生态观测站事宜。我院刘海教授、刘韬老师参与会谈。
在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罗局长对大家的到访表示欢迎,对我院一直以来为保护区所作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对野外生态观测站的建设表示支持。汪正祥教授从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强调了野外生态观察站建设的重要性;望志方主任则从我省生态监测的需要谈到了建站的紧迫性。
会后,大家首先考察了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恢复科研基地。该基地由我院汪正祥教授团队2015年开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该基地已由以前的荒田,恢复为长势喜人的泥炭藓湿地。
随后,大家实地参观考察了在保护区设立的湖北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及自然泥炭藓湿地。在拟建的生态观测站,大家参观了已建的气象观测站、以及站房设施。
考察工作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大家对合建野外生态观测站达成初步意向,后续将加快推进合建申报国家站事宜。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2002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境内,位于洞庭湖水系湖南沅江第一大支流酉水的发源地与长江中游重要支流清江的分水岭,北与恩施市河溪村交界,东北属宣恩县椿木营乡管辖,东与鹤峰县太平镇接壤,南与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毗连,西与宣恩县长潭乡和沙道沟镇相连,地处东经109°38′30″~109°47′00″,北纬29°39′30″~30°05′15″。保护区主要保护以大面积原始珙桐群落为主的珍稀植物和以大型猫科动物为主的珍稀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以保存最完好的970公顷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