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的湖北省地理联合实习于2019年7月12日正式启程,来自湖北、河南的10所院校70余位师生组成实习队伍。我院青年教师李亭亭博士带领学生胡傲、郭月、马超楠、刘楷文、汪章毅全程参与此次实习。
12日上午,启动仪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各位代表发表讲话,预祝第三届湖北省地理联合实习取得圆满成功。随后,地质大学李长安教授从国家需求及地理科学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了本次实习的主题、性质和主要内容。启动仪式之后,各高校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随后,实习队伍前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化石林和地质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解地球植物演化、地球生态以及地球的演化和生命过程。12日下午,实习队伍前往天门市石家河遗址进行参观学习。石家河文化考古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为大家介绍了鄂湘两地附近的史前文明遗址的出土情况,并带大家参观了石家河古城的原址以及五千年前石家河城杯子的制作现场。通过几个小时的参观和讲解,大家加深了对新时期的文化文明与环境考古学的了解。

李亭亭博士在启动仪式上交流发言

实习队伍参观石家河古城遗址
13日上午,实习队伍前往襄阳崔家营航电枢纽,先后参观了崔家营发电厂、崔家营枢纽工程的鱼道及船闸。该航电枢纽作为全国第一个设计并修建了“鱼道”的水利工程,为汉江鱼类多样性的保护作出了贡献,为今后水电站建设工程提供了很好的生态保护的理念引导。下午,实习师生抵达襄阳古城,在湖北文理学院祝云龙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古城区、古城墙及襄阳博物馆,了解了襄阳依山傍水、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优势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随后,实习队伍参观了号称“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的习家池。晚上,地质大学李长安教授以及湖北文理学院的郭超博士分别作学术报告《小现象,大道理—一场由冰臼引发的科学论证,兼论地球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黄土高原西部文层湖泊记录的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全体师生获益匪浅。

实习队伍参观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

我院学生代表在襄阳古城墙
7月14日上午,实习队伍从襄阳来到丹江口市,首先参观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展览馆。在负责人员的解说下,师生们了解了丹江口水利工程枢纽的建设历史和重要地位,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在参观丹江口大坝的途中,李长安教授为大家讲解了丹江口大坝的选址原因、南水北调对鄂北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影响,以及国家的相应补偿措施,使得大家对我国区域水资源的配置、规划以及流域大坝的资源环境效应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师生们参观了农夫山泉取水口以及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下午,实习队伍前往太极峡地质公园实地考察地质地貌。在太极门附近,李长安教授引导大家考察山壁的岩石地貌,从岩石的时期、粒径、粒态、分选情况以及是何地貌的产物,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地貌的成因及特征。晚上,华中师范大学的陈京老师和华中农业大学的陈家宙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丹江口市主题功能区规划》、《花岗岩红壤崩岗侵蚀及坡面水分状态》。报告结束后大家积极提问。

实习队伍参观农夫山泉取水口

李长安教授在太极峡地质公园现场教学

我院师生代表在太极峡
7月15日上午,实习队伍马不停蹄地从丹江口赶到郧阳区。首先来到卧龙岗村,李长安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河流冲积物、阶地以及汉江河流的地貌。随后,实习队伍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库区移民村—柳陂镇卧龙岗社区。通过武汉大学钟赛香老师的讲解以及各小组的走访调查,大家对移民、新农村假设与脱贫的主要进展和问题有了一定了解。下午,实习队伍抵达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公园,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郧阳区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历程、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以及恐龙的研究历史、灭绝原因假说和蛋化石的研究意义。返程途中,团队一行人在燕子崖驻足,李长安教授为大家绘制汉江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并详细教授绘图步骤和要领。晚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昆仑教授及河南大学王青利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我们身边的实践》、《关于斑岩铜矿研究的几点认识》。报告结束后大家展开积极讨论。

实习队伍参观恐龙蛋化石

李长安教授现场教授河流阶地坡面示意图的绘制
本次实习为第三届湖北省地理联合实习,旨在加强各地理院校之间的交流,完善地理学野外教学模式,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分析思维的地理学人才。本次联合实习参与单位包括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科技学院、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河南大学以及信阳师范学院十所院校。实习路线为天门—襄阳—丹江口—郧阳区—神农架—兴山—秭归实习基地,行程共12天。下一站—神农架实习之旅即将开启。
(通讯员:刘楷文、马超楠、郭月、胡傲、汪章毅)